今年以来,郑州市以“买全球卖全球”为目标,着力促进跨境电商创新赋能,以制度创新激发潜力,以监管创新注入活力,以模式创新增添动力,奋力推进综试区建设向高质量高效率发展迈进。1-6月,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695.65亿元,同比增长6.14%,占全省约55%。
一、推动跨境电商产业集聚
一是完善示范体系建设。上半年组织开展了省级跨境电商示范园区、人才培养暨企业孵化平台、第二批省级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示范企业和新一批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创建,目前全市已培育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6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126个,省级跨境电商示范园区11个、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暨企业孵化平台6家、海外仓示范企业10家。二是强化线下园区综合服务功能。搭建集通关、物流、金融、培训、孵化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吸引和集聚大批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全市建成跨境电商线下产业园区21个,入驻企业超1200家。以新郑综保区、经开综保区为两极引领,金水区、管城区、高新区、二七区等多区辐射发展的跨境电商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三是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创立自主品牌。结合优势产业打造了耐火材料、矿山器械等一批跨境电商特色出口产业集群。致欧家居、长城科工贸、联钢实业等本土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渠道持续扩大业务规模,其中致欧家居成为亚马逊在欧洲最大的家居卖家,已在创业板上市。易通跨境、云速通、全速通跨境电商外综服企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跨境电商企业扩大业务规模提供了服务保障。
二、畅通跨境电商物流通道
一是开通中国(郑州)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业务,郑州成为北、上、广之后的第四个全国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进出境国际邮件可在郑州集散分拨。二是提升“跨境电商+航空港区”,常态化运营郑州至比利时列日、美国洛杉矶、美国纽约跨境电商包机,1-6月,累计飞行跨境电商包机超过129班次。三是拓展“跨境电商+中欧班列”,创新推出跨境电商国际铁路门到门线路产品“郑欧宝”,1-6月,通过中豫号(郑州)运输的跨境电商货物累计694.80吨。四是创建郑州市联钢实业有限公司、致欧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为河南省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示范企业。
三、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在原有“7×24小时”通关机制全面实施,电子口岸入网办理实现“零跑腿”,通关业务办理实现“零接触”“一网通办”,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等通关便利化的基础上再度增效,郑州2个综保区均可开展退货业务。海外仓备案实现无纸化管理,推动有条件企业设立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企业点击鼠标即可办理海外仓备案。监管无缝嵌入企业经营,针对企业推出多样化盘库模式,将海关的盘库监管与企业季度自盘相融合,一次盘库双方操作,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智慧场站”实现“无纸化调拨”,通过升级智能卡口硬件系统,实现企业向海关申报数据与铁路运输数据、平台承运数据交互,从“人工申报”到“数据申报”,报关人员减少到之前的一半,通关时间减少1到2个小时。实施柔性入境管理,推进药品、医疗器械“一次进境、分批清关”等柔性入境管理模式,在海关特殊监管区推广分送集报、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等便利化措施。
四、营造跨境电商发展良好环境
一是举办第七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会期发布了《跨境电商蓝皮书: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报告(2023)》《河南省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商职业教育质量年报》等研究成果,中泰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中德跨境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平台、马来西亚-河南青创合作中心在大会中揭牌。二是促进企业合作。发布首批郑州市电子商务供应体系库和服务体系库,包含39家企业243个产品,69家企业179项服务,为企业找商品、找服务提供指引。三是全方位支持跨境电商企业融资。设立“外贸贷”和出口退税资金池支持企业融资周转,截止2023年6月30日,外贸贷共为130家企业授信额度27184.2万元,发放贷款507批次共计约30238.6万元;出口退税资金池为企业发放贷款59批次共计约6988.1万元。四是加强电商人才培训。支持政、校、会、企合作共建实用型人才培训基地。全市创建省级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暨企业孵化平台5家,电子商务大讲堂举办站6个。累计成功举办电子商务大讲堂46期,邀请超200位知名专家演讲,线下培训超1.9万人次,线上观看超22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