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成渝地区联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方案》 政策解读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官网  时间:2023-01-29 15:00  
未来一段时期,是成渝地区联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关键时期。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成渝地区联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成渝地区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进一步扩大全方位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意义重大。

自党中央部署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成渝地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树牢一盘棋思想,强化一家亲理念,紧扣两中心两地定位,深化战略协作、政策协同、工作协调,加快推进联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各项工作,共同打造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大通道,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枢纽,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在推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共育中欧班列(成渝)品牌,协同推进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突破,2022年成渝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8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50亿美元左右,成渝地区在西部改革开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未来一段时期,是成渝地区联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关键时期。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成渝地区联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成渝地区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进一步扩大全方位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意义重大。

成渝地区联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思路目标

《方案》着眼于促进成渝地区协同扩大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合力构建高效能开放大通道、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壮大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打造高质量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营造高标准营商环境,促进成渝地区协同扩大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加快培育改革开放新动力,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拓展参与国际合作新空间,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方案》立足成渝地区开放发展实际,提出到2025年,成渝地区协同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内陆开放高地,初步形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力争成渝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达到2万亿元左右,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2300亿元,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到2035年,全面建成内陆开放高地。

成渝地区联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主要任务

一是构建高效能开放大通道。加大开放通道合作共建力度,合力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同做大中欧班列(成渝)号品牌,优化畅通东向开放通道,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联合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不断提升开放通道运输效能。着力提高通道物流枢纽节点衔接水平,加强成渝地区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建设重庆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成都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

二是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统筹开放平台发展,优化开放平台布局,积极争取增设综保区、国家级高新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推动各类开放平台协同联动。联合建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战略引领性的开放平台,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协同建设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提升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开放能级,高标准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两个高层级开放合作项目,共建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

三是壮大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合力打造开放型产业体系,共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开放型经济规模、质量和效益。推动对外贸易提质增效,协同打造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培育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产业高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利用外资保稳促优,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共同提升对外投资合作水平。

四是打造高质量“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持续拓展国际交往朋友圈,深化科技、人文、教育、体育等多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提升对外交往载体,争取新设领事和商事机构,推动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关系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会展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对外交往国内合作,加强与西部地区协调联动,深化与东部沿海地区交流互动,共同提升西部地区国际交往水平。

五是营造高标准营商环境。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重点领域边境后措施改革,深化服务业准入后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持续探索陆上贸易规则,创新探索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持续优化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机制,优化外商投资管理、服务机制,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积极开展跨境贸易安全与便利化合作,进一步加强协同互助,共同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探索便利的人员流动机制,试行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停居留和永久居留政策。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等机制,研究协同开放重大问题和重点工作。强化实施推进,建立健全由川渝商务部门牵头,统筹推进成渝地区联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各项工作的工作机制,加强跟踪分析、总结评估。注重政策协同,共同争取国家更大力度的放权赋能,在重点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加强舆论引导,共用境内外宣传推广平台,营造有利于成渝地区协同开放的良好氛围。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