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米内网:药店圈十大预言!知否知否,应是阳光风雨后
来源:本站  时间:2019-02-20 10:41  

民谚云:“夜看西边明,来日必定晴。”结合当前的形势与政策,根据2018年行业发展中的一些趋势苗头,斗胆对2019年我国药品零售业做出十大预测。

近年来尤其是2016年10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来,连锁药店在国民健康与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逐步得以明确,政策面鼓励处方外流、简化开店手续等一系列举措,引导我国药品零售业走出行业低谷,可以说一片暖阳、春风徐徐。

但2018年底关于“4+7”带量集中采购试点的寒流,让药店人对本来平静中有所增长的我国药品零售业的未来走向多了一份担忧,这场剑指仿制药降价的风波会否波及药店业,甚至引发全医药行业价格体系的雪崩效应?套用一句时髦话,是不是大好春光后的一阵风雨,风雨后阳光依旧?

民谚云:“夜看西边明,来日必定晴。”结合当前的形势与政策,根据2018年行业发展中的一些趋势苗头,斗胆对2019年我国药品零售业做如下预测:


预测1:带量采购短期影响有限

作为未来医保控费的主要措施和开路先锋,有关部门可以说对“4+7带量采购试点”寄予了厚望,也就是说4+7带量采购试点取得成功是必然的,随后带量采购在全国范围内、在更多品种上全面推广也是必然的。医保控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将作为今后药品降价的主要推动力量,时刻高悬在医药企业头上,即使没有“4+7带量采购”试点,也会有其他形式的医保控费试点出现。

从试点实施的情况看,已有药企无法以中标价供货被取消带量采购资格。1月3日,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发布通告,上海市医疗机构第二批集中带量招标采购品种尼美舒利口服常释剂型,因成本上涨,自愿以带量采购中标价格供应的某企业提出无法按原价继续供应,被取消该药品采购资格。从这种情况看,带量采购对药品零售业短期内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中期的影响需要看带量采购近期试点的效果、会不会出现各种负面效应;长期的、间接的影响是肯定的,如果经中期运转、各方接受、百姓真受益,药店的药品价格也会受牵制下降,因为有关部门的管控理念与老百姓的消费预期被改变了。

对药店来说,一方面必须密切关注带量采购试点的执行与落实情况,另一方面要发挥连锁药店大量采购、回款及时等优势,主动与上游医药企业谈判,谋求带量采购的“药店版”,一旦带量采购品种波及到药店,就要争取享受同等待遇。如果一家连锁药店的采购量不够大,可联合其他药店联合采购或新成立采购联盟,以谋求带量采购“药店版”的话语权。


预测2:分级分类行业再次洗牌

作为外力,分级分类管理将强力改变药品零售业的生态,其深远影响不容小觑。2018年11月底商务部发布的《全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全国药店分类分级实施细则及推进时间轴,全国药店分类分级管理的步伐渐趋渐进,广东省自2018年4月15日起已率先试点实行零售药店分级分类管理,预计到2020年全国大部分省市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基本建立,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办法,三类零售药店分别经营不同的药品,在药店分类基础上按经营服务能力等,对二类、三类药店再分为A、AA、AAA三个级别进行分级管理(一类药店不分级),高评级的药店将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如与医疗机构的对接、承接医院门诊处方外配等服务,优先与医保部门签约医保服务协议,优先提供门诊特殊病、门诊慢性病用药医保费用结算服务等。

分类分级管理从根本上对我国药店进行了重新定义。有专家预测:“一旦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全面实施,45万多家药店预计超过一半会倒闭”,这判断未免过于激进了些,毕竟分类分级管理的标准已经明确,而药店管理与软硬件水平是动态的、不断进步的,药店有足够时间和办法在规定期限前完成向分类分级管理标准的靠拢,包括在药师、执业药师等人才资源配备,药店业的服务水平、产业集中度等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预期提升——这正是分类分级管理实施的本意。


预测3:处方外流引发抢方大战

处方外流是未来几年里连锁药店业绩提升最大的变量。对药店而言,外流的处方消费额是实打实的增量,而且是毛利率相对高的增量。据米内网数据,2016年我国药品市场规模约1.5万亿,同比增长8.3%。医院渠道合计占比77.4%,药店渠道仅占药品市场的22.2%,网上药店仅占药品市场0.3%。如果药品市场规模保持8-9%左右的增速,预计2018年药品市场规模将至1.76万亿,若30%左右的药品在院外渠道销售,意味着院外渠道将至5300亿左右;扣除院外渠道的自然增长,处方外流的规模是1300亿左右。另一种根据医院药占比由36%下降到官方要求的30%以内的估算法,估算处方外流的规模在1650亿左右。也就是说处方外流一开始将为院外市场带去1300亿或1650亿以上的增量——毫无疑问这是一块人人垂涎的大肥肉。

综合各方面因素,这次的处方外流,药店有可能成为分享盛宴的主力军与最大获利者。当然,前提是药店满足以下条件:药店必须具有强大的满足工业与消费者要求的专业能力、服务技巧;能成为处方药厂家的合作伙伴;有能力应对将来国家放开网上药店售卖处方药后,网上药店成为新竞争对手的挑战……做不到这些,药店分享处方外流盛宴就是空谈。

处方外流如落地,必将引发激烈的抢方大战。提高处方满足能力,参与建设处方流转平台与处方无障碍流转渠道,构建融洽的政、医、商生态圈……对连锁药店来说是硬骨头,但不得不做。


预测4:百亿俱乐部批量新成员

2018年药店圈的大事件,也是我国药店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是截至2018年11月底老百姓大药房的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看起来100亿只是一个数字,但对于药店人来说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它预示着从规模上,老百姓具备了成为全国性龙头的条件之一,而在服务区域方面老百姓已经覆盖了全国21个省级市场,已经是如假包换的全国龙头了。

老百姓完全有理由骄傲:2017年我国药店百强销售总额1776亿元,平均每家药店年销售额17.76亿元,百强冠军国大药房营业收入117.36亿元,而百强药店的最低入围门槛是4.276亿元。老百姓2015年上市当年营业收入约45.7亿元,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677197万元,同比增长28.77%,照此速度,预计2018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13.02亿元计算,年均增速约 35.23%。连续3年维持30%以上的增速,殊非易事。

按照各药店2018年前三季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一心堂、大参林全年销售额也将分别达到107.15亿元、103.20亿元(含税),昂首挺入百亿元俱乐部。


预测5:智能药店开始落地布局

以智慧药店为代表的未来药店,逐渐从概念、落地到培育为药店吸引顾客的卖点,2019年或将成为药店投资的热点与风口。

当然现在的智慧药店还停留在低级简单的层次,充其量是将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机器人、人脸识别、语音识别、VR场景等“黑科技”加以利用,是“人工智能+药店”的组合版,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客源和顾客流,提高药店经营质量。作为一种概念,这种模式是成功的。

未来的智慧药店一定是“人工智能药店”,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大健康”的复合体,将通过精准服务改善药店的经营业态,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消费习惯并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预测6:新加盟重来旧瓶装新酒

各药店扩张,原来主要有两种形式:自建新店、并购门店;四大上市药店的扩张道路主要依赖于此。2018年下半年起情况有了新变化,加盟药店重出江湖,而且有逐渐成为扩张主力之势。与前些年被抛弃的松散型加盟模式不同,新的加盟模式被赋予了新含义,这就是:加盟药店在产权上依然独立,但经营管理的直营化特征极其明显,药店总部对加盟店的管控显著加强,不单满足于品牌输出,管理、采购等输出亦同步进行。

新加盟模式被重新看重不是偶然的。经过这些年反复三四轮的并购筛选与过滤,可并购的优质标的越来越少,并购门店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剩下的药店经营者心态或是待高价而沽,或是坚持自主经营,并购战略已难深度推进;一心堂等上市药店为此转而以自建新门店为主,2018年全年一心堂并购药店只出手两次。而老百姓截至2018年9月30日拥有门店3610家,其中加盟门店500家,直营与加盟之比是6.22:1。预计这一比率将进一步拉近。


预测7:并购始谨慎防商誉风险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并购业绩远不及预期,才知道谁家的商誉存在巨大减值风险。商誉是并购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即并购的溢价)。近年来我国A股上市药店先后掀起并购重组潮,以老百姓大药房为代表的四大上市药店通过并购快速提升了企业实力与效益,但在频频并购的背后,却是商誉减值风险在逐渐集聚,如出现业绩承诺严重不达标的情况,必然发生高商誉减值,拖累上市药店业绩。

如何控制药店并购中的高商誉风险?一是药店要降低对“以并购求发展”路径的过度依赖,把并购控制到合理范围内,更多的依靠内涵式发展。二是采取扎实稳健的经营战略,不急于冒进,对已经完成并购的药店,要加快药店融合,避免出现并购内耗,实现“1+1>2”。三是并购前做好认真全面的尽职调查,了解被并购对象的效益、发展潜力以及潜在风险等,尽可能地把业绩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并购时采取合适的谈判议价策略、科学的估值标准、控股式并购策略等,降低商誉减值风险。如前些年药店并购通常采取全部100%股权,近年来则更多地收购50%以上控股权,药店原高管团队保留一定的股权,就是降低商誉风险的一种有效措施。五是筑好商誉减值“防火墙”,与被并购方签订对赌协议、附加追偿条款、约定业绩不达标如何补偿等,对冲商誉减值风险的冲击。


预测8:业外资本调整收缩阵线

2018年药店并购大戏的真正主角是第四股力量,即以产业资本为代表的业外资本,典型代表是并购明星高瓴资本。2018年高瓴资本以肇庆邦健为龙头,整合惠州百姓、汕头凯德等广东本土连锁,整合后新公司销售收入可达15亿元左右,成为左右广东药店竞争格局的一支主要力量。据悉,高瓴资本已进入广西市场并拟对三家规模较大的广西本土主流连锁进行整合,可以确信,高瓴资本对广西市场的整合将是广东市场的翻版。见惯了业外资本高举高打、看起来不计回报的近乎疯狂的并购打法,高瓴资本等做出更疯狂的并购举动也不难理解。

作为投资了百度、腾讯、京东、携程、去哪儿、优步、蓝月亮、滴滴出行、美团、蔚来汽车等几十家重量级的公司,4年狂赚240亿的中国最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已经成为投资界的传奇。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资本之所以投入,谋求的是更高回报的退出。如果说产业资本还能基于产业与战略发展搞长期投资,业外资本的投资回收要急脾气得多。高瓴投资也不例外。从退出角度考虑,高瓴资本的药店投资战略必然做出修正性调整:未来的投资将更着眼于拟上市、有望上市、能够上市的药店上;将更注重投资并购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单笔并购投资或将创纪录。


预测9:上市药店增添1-2名成员

从2014年登陆资本市场算起,药店上市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五年4家上市药店,对于一个处于朝阳期的行业来说,这个成绩差强人意。而2018年受排队等候上市的企业众多形成“堰塞湖”、我国A股市场持续低迷、发行上市数量与进度不得不放缓等大环境等因素影响,整个年度没有药店如愿成功上市。预计这一情况将在2019年得到改观,年内我国A股市场有望有1-2家连锁药店上市是大概率事件,担负冲锋陷阵任务的将是漱玉平民大药房、云南健之佳两员大将,贵州一树、甘肃众友、西安怡康、重庆万和等明确表态积极争取上市的连锁药店将是有力后援。

近年来,由于A股市场融资能力大大下滑,IPO审核标准越来越严,新股发行上市难度加大进度趋缓,尤其是去年提出资本市场向高科技创新型企业、行业倾斜并开设科创板,这对科技含量不高的药品零售业可不是利好。拟上市药店在继续谋求上市的同时,也应及时调整策略选择优秀合作对象提高质地,或重组借壳上市,或被并购吸纳后上市……都是可选之策。


预测10:政策环境春风暖意依旧

鼓励医院处方外流,压缩开办药店审批时限、实行网上审批,《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意见》明确了药店的目标与定位,鼓励药店做强做大,允许药店开办诊所,四川等地纠正“不得陈列和销售非药品”的无理要求……这年来药店业政策暖风频吹,环境形势向好,这是药品零售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基础,预计这一趋势将得以延续。

好的政策与环境从来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药店业辛勤努力争取来的。这些年药品零售业内部抓基础强服务,外部树形象争口碑,负面信息渐少,行业形象慢慢树立,再加上国家鼓励处方外流、限制药占比、规范药房外包等擦边球做法等,最终造就了整个行业向好的生态。

未来药店是在药品服务方面更专更优更及时,抑或是在做好药品服务的同时向医药、医疗等上下游延伸未有定论,但服务专业化、精准化、智能化是必然趋势。只要做好了药店业的本分,拥有更多的忠诚顾客,即使受到带量采购等局部短期“冷空气”影响,药店业也有能力抵抗风雨继续做大。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